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由之,“守正创新”成为我们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方法。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作出重要指示:“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不难看出,在文化建设领域坚持守正创新,就要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惟其如此,才能在古今之争和中西之辩的相互激荡与融会贯通中稳步向前。
科学把握“守正创新”的本真意蕴
所谓“守正”,就是要坚守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集中体现了中华文明的价值理念与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历史的经验反复证明,一个民族如果抛却了自己的文化,丧失了文化独立性,就会在异质文明的激烈冲撞下迷失方向,沦为别的民族的思想附庸。只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源头活水,才能彰显中华民族的独特性,在世界各民族文化舞台上站稳脚跟。而革命文化则是中国共产党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领导人民开展生动革命实践与伟大革命斗争所构建的文化,它凝结了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理想坚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和精神面貌,成为中华民族赖以长久生存、建立丰功伟业的灵魂与支撑。
所谓“创新”,就是要在守正的前提之下深刻把握时代浪潮的前进方向,在中西文化交流互鉴的历史大势中自我更新。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创新,创的是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当代文化建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崭新道路。要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就必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调查、发现、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面临的新问题,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推陈出新。因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特别是在全球多元文化发展的背景之下,异质型文化体系之间的和平共处成为当今世界重要的文化乃至时代课题。面对异质文明的挑战,中华民族必须以开放包容的心态、辩证取舍的态度、转化再造的方式应对各种文化挑战,从而大力丰富和发展我们自己的文化。
以守正创新破解古今之争
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悠久的历史传承对于一个民族而言,无疑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但是如果不能辩证取舍,也可能变成一种沉重的思想包袱。只有看到古今之间的连续性与异质性,正视古今之同与古今之变,才能真正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
近现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强势入侵和中华民族的内忧外患,中国思想界始终交织着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两种错误倾向:
一种是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厚古薄今论者仅仅看到了古今社会发展的连续性而无视古今社会的巨大差异,一味推崇传统文化的巨大作用,乃至无限夸大其优势。在西方列强对中国强行瓜分之前,中国传统士人阶层大多将古代中国置于世界文明的中心,认为中国在其悠久的历史中形成的礼仪风俗、国家制度、道德标准代表了世界的最高水平。中国皇朝是“天朝”或“上国”,周边及西方国家皆为贡国或附属国,更有“华夷之辩”区分华夏民族与野蛮民族。他们对风云变幻的世界格局置若罔闻,沉浸在天朝大国的美梦之中食古不化,最终走向形形色色的文化复古主义和民粹主义。
另一种是厚今薄古,以今论古。持有厚今薄古倾向者割裂传统与现代,用今天的标准去衡量古代社会与古人思想,将传统文化置于现代发展的对立面,拒斥进而全面否定传统文化。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华民族的悲惨遭遇,纷纷对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展开了不同程度的改造,以应对“西学”对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的冲击。五四运动时期,在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潮的全面冲击下,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遭受到深入批判,传统文化被贬斥为封建糟粕,致使一部分人走向了文化相对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守正创新的思想方法对待传统文化,就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科学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摒弃与现代文明相冲突的、扬弃与现代文明不相容的、融入与现代文明相契合的,从而有效求解古今之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新时代的文化工作者必须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守正创新的态度既非厚古薄今,也非厚今薄古,而是始终坚持传统与现代的辩证统一,要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大力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以守正创新化解中西分岐
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历经磨难而绵延不绝,关键原因之一就是总能在一次次生存挑战的应对之中,不断吸收外来文明的因子,通过历史的磨合从苦难走向辉煌。五四运动以来,在处理中西文化之间的关系时,受到各种历史情境和现实因素的复杂作用,一直存在着中西体用之争。
一种是中体西用论。清朝末年,一大批中国精英阶层持守中体西用这一基本思想理路,主张在保留中国传统政治制度和优秀文化的前提下,大力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随着辛亥革命为中国封建王朝的统治划上时代句号,也宣告了中体西用论在科技及政治层面的破产。伴随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爆发,西方各种思潮被全面引入我国思想文化界,政治层面的中体西用论逐步推进到文化层面,文化层面体用之争的实质是中西方文化优先性之争。在为传统文化作辩护的过程中,直到今天仍有部分所谓“当代新儒家”学者无视马列主义文化的传入对中国传统文化活力的激发,也不顾中国共产党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现实追求,要么将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列主义文化割裂开来,要么通过儒化马列主义,乃至将二者混为一谈,最终导向以中国文化为本位,将马克思主义置于次生性的中体西用的旧有思想理路之中。
另一种是西体中用论。它不同于中体西用的保守论调,而是主张只有在中国创造出各种形式的现代化,才能全面推进中国社会的迅速前进。西体中用就是将西方现代化的思想文化应用于中国实际,进而改造中国社会。究其实质,这一论调或明或暗地接受了“西方文明等级论”“西方文明中心论”的主张,认为建基于基督教文化基础上的欧美文明具有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殊优越性,因而需要以西方现代化的标准来衡量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这一倾向试图以西方理论统合中西根本分歧,忽视了中西方社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的显著差异,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革命文化弃之如弊履,最终导致中国现代化的浮游无根和精神失重。
以守正创新的态度化解中西分歧就是要超越中体西用和西体中用的传统思维模式,走出中西结合的新路。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应矢志不渝以马克思主义为“魂”。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正确解释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我国先进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根本所在。其次,应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中国这片广袤的沃土,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增强文化自信和提升文化主体性的重要途径。最后,应以外来文化为“镜”。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与世隔绝,只有坚持胸怀天下,以世界眼光把握中国发展和人类进步,才能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互鉴中广泛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超越。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希望大家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可见,要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就必须要坚持守正创新的思想方法,因为人类文明新形态之“新”是以守正为基础的“新”,只有坚守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才能确保方向的正确性。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关键在于创新,只有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广泛借鉴吸收人类先进文化,才能避免封闭僵化。总之,创造人类现代文明新形态就是要克服厚古薄今、厚今薄古的对立思维,超越中体西用、西体中用的错误倾向,在坚持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中不断铸就中华文明和人类文明新的辉煌。
上一条:以大党独有优势破解大党独有难题 下一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 ——牢牢把握“九个以”的实践要求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关闭】